Sequential 那些冷门合成器盘点:别只盯着 Prophet 系列!神器也苦于生不逢时!
一提到 Sequential 这个名字,玩合成器的哥们儿们估计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 Prophet 系列,尤其是大名鼎鼎的 Prophet-5。那家伙,在当年可是掀起复音合成器革命的狠角色,直接把 Dave Smith 和 Sequential 这块牌子给捧上了神坛。
但是啊,我跟你说,光环之下,总有被遗忘的角落。Sequential Circuits 在那个合成器技术爆炸式发展、神仙打架的年代(想想 Moog、ARP、Korg、Roland 这些巨头都在疯狂抢地盘),其实还捣鼓出了一大堆 Prophet 系列之外的玩意儿。有些专注于合成音色,有些则在音序器技术上玩出了新花样。虽然它们的名气远不如 Prophet 响亮,但要论创新精神和技术实力,那绝对是杠杠的,代表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 Sequential 那股子敢想敢干的劲儿。
所以啊,今天咱不聊那些已经快被说烂了的 Prophet 神话。咱来扒拉扒拉 Sequential 家那些非主流的、甚至有点生不逢时的合成器和设备。别总盯着 Prophet 看,这些冷宫遗珠里,说不定就有让你眼前一亮、直呼卧槽的宝贝。看看 Sequential 都藏了哪些私房货!
Model 800 (1975):连 Prophet 都还没影儿时的音序器老祖
咱得把时间往前倒倒,倒到 1975年,那时候 Prophet-5 连个影子都还没有呢。Sequential 推出了他们最早期的产品之一——Model 800。这家伙,看名字就知道,是个音序器(Sequencer)。
长得跟个机架效果器似的,完全不是乐器的样子。这玩意儿被认为是 Sequential 的开山之作,也是最早同时采用模拟和数字技术的商业电子音乐设备之一。面板上那 16个拨档开关,用来控制单元格,每个单元格能记录最多16个事件(总共256个事件)。怎么编程呢?得通过外部键盘的 CV(控制电压)信号 输入音高,范围涵盖5个八度。
最大的槽点是啥?没内存! 关机就全没了。不过据说有大神能给它加装电池备份,实现最最基础的记忆功能。
虽然现在看来功能简陋得不行,但在当时,Model 800 绝对是音序器领域的探路先锋,为后来更复杂的音序器技术铺平了道路。这也从一开始就奠定了 Sequential 在音序技术方面的领先基因,跟那些只知道闷头做合成器的竞争对手一下子就拉开了差距。
Pro-One (1981):买不起 Prophet-5?来个青春版单音小钢炮!
时间来到 1981年,划时代的 Prophet-5 已经发布好几年了。Sequential 瞅准时机,推出了 Pro-One。这家伙,你可以把它理解为 单音版 Prophet-5,或者说是 Prophet-5 的 青春版、平替版。
它是个单音模拟合成器,一经推出就因为 价格相对亲民、声音巨厚实、功能还特全面 而大受欢迎。自带一个 32键 的小键盘,更重要的是,它还内置了一个音序器!这比起老祖宗 Model 800 那可是质的飞跃。
Pro-One 上市的时候,正好赶上 Moog Prodigy 和 Roland SH-101 这些经典单音合成器争霸的年代,它的布局也跟这些对手有点像。但骨子里,它流淌的可是 Prophet-5 的血液。
两个 VCO(压控振荡器)、一个经典的 4极低通滤波器、两个 ADSR 包络、再加上三八度的键盘,让它能发出那种只有模拟合成器才能做出来的、冲击力十足的低音和独一无二的音色。虽然控制选项挺多,但用起来还算直观,不管是新手还是老炮儿都很吃这一套。
据说 Pro-One 大概生产了 1万台 左右,所以在二手市场上不算特别难找。但因为实在太受欢迎、声音太顶了,现在的价格依然坚挺,是抢手货! 绝对是 Sequential 产品线里功能最完善、最受爱戴的型号之一(除了 Prophet 系列之外哈)。
Fugue (1981-1985):挂着 Sequential 标的意大利外援
接下来这个 Fugue 就有点意思了。你看它的样子和布局,是不是有点 Prophet 的神韵? 但实际上,这家伙是 意大利的风琴制造商 Siel 代工生产的,生产时间是 1981年到1985年。
为啥要找外援呢?因为当时的 Sequential 虽然靠 Prophet-5 打响了名头,但家底还不够厚,想快速扩充产品线,搞一个紧凑型的、既能单音又能复音的合成器,自己一时半会儿还真没那资源。于是就委托 Siel 来帮忙了。
所以,Fugue 是个独特的混血儿。它里面其实是两个独立的部分:一个单音模拟合成器(Monophonic Analog)部分和一个复音弦乐(Polyphonic String)部分,背后还有各自独立的输出接口。它巧妙地把 Siel 当时两个挺受欢迎的型号——Mono(单音合成器)和 Orchestra(弦乐合成器)——给整合到了一台机器里。
·复音(Poly)部分:拥有完全的复音数(能同时按多少键就发多少音),音色是预设好的,包括钢琴(Piano)、风琴(Organ)、弦乐(Strings)和铜管(Brass)四种,可以通过四个按钮来组合叠加。牛逼的是,不管你同时激活多少种音色,复音数都不会减少! 还有一个Poly Effect功能,能加上合唱(Chorus)和 VCF 滤波效果。
·单音(Mono)部分: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音合成器。波形选择很丰富,有 10种预设波形和10种可变波形,总共20种!而且所有波形都能通过旋钮和推子进行编辑。这个单音部分带自激振荡的滤波器,完整的 ADSR 包络控制滤波器,还有共鸣(Resonance)和频率(Frequency)的推子。一个摇杆(Joystick)用来控制单音部分的音高变化。虽然有音量和表情踏板输入,但可惜没有 CV 或 Gate 输入。
Fugue 真正牛逼的地方,在于它的键盘分割(Keyboard Split)功能! 你可以把那 49个键 从中间一分为二,比如左手用复音部分弹和弦,右手用单音部分弹主旋律,或者反过来,随你怎么玩!还有一个电平推子,专门控制左右两边分割部分的音量比例。
所以,别被它那看起来有点小的键盘和不算多的效果器给骗了,Fugue 的玩法其实相当丰富! 它证明了 Sequential 就算找外援,眼光也是相当毒辣的。
Prelude (1982):弦乐音色是亮点的管弦乐罐头?
1982年 推出的 Prelude,是另一款紧凑型的四段式管弦乐合成器。它有风琴(Organ)、钢琴(Piano)、弦乐(String)和铜管(Brass) 四个音色区。
这家伙也有个挺厉害的特性:全部49个键都能同时发声,也就是拥有完整的49复音! 这在当时可不常见。不过,限制是每次只能同时使用两个音色区。它的编辑和存储功能比较有限,基本上就是给你几个罐头音色让你选着用。但好在它内置了合唱(Chorus)、镶边(Flanger)和一个七段图形均衡器(7-band EQ),能给声音润色不少。
很多用过的人都觉得,Prelude 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弦乐(String)部分。配合上内置的效果器,能搞出一些超越传统管弦乐音色的、很有氛围感的声音。外观嘛,就是典型的80年代早期合成器那种简洁、利落的风格。
可能 Prelude 确实有点像个一招鲜吃遍天(One-trick Pony)的机器,但它擅长的那一招(尤其是弦乐音色),确实还挺不错的。 对于想快速获得那种复古弦乐铺底音色的人来说,它还是有价值的。
Six-Trak (1984):最早的多音色小怪物,可惜被坑了
时间来到 1984年,Sequential 推出了 Six-Trak。这家伙在当时可是个先锋机型,是最早的多音色合成器(Multitimbral Synth)之一。啥叫多音色?就是一台琴能同时发出好几种不同的音色,比如贝斯、主音、Pad 一起响,这在当时可是个新鲜玩意儿。
Six-Trak 的定位是入门级型号,但肚子里其实挺有料。纯模拟电路,六个复音,六个振荡器。它有两种模式:复音(Polyphonic)和齐奏(Unison)。在齐奏模式下,六个声音叠在一起,那声音叫一个厚实、粘稠(Thick, Chewy Tones)!靠着振荡器和交叉调制(Cross Modulation),就算设计相对简单,也能搞出挺复杂的声音。
但是!槽点来了! 这玩意的编程极其不直观!为啥呢?Sequential 大概是觉得,买这琴的都是新手,估计也就用用预设音色得了,谁还费劲自己调啊?结果就是,为了省成本(我猜的),整个面板上只有一个控制旋钮! 你想调哪个参数,得先按按钮选中,再用那个唯一的旋钮去拧。我的天,这操作体验,简直是反人类! 想象一下现场演出想快速调个滤波或者包络,不得急死?
VCA(压控放大器)只有标准的 ADSR 包络控制,滤波器是 24dB/Oct 的低通,也有个 ADSR 包络。听起来还行,但配上那个蛋疼的单旋钮编辑,好感度瞬间下降。
不过,Six-Trak 也有它的高光时刻。 它是最早支持 MIDI 标准的乐器之一。要知道,MIDI 标准可是 Dave Smith 本人参与设计的!Sequential 把这个亲儿子技术用在自家产品上,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,一下子就在竞争中领先了一步。Six-Trak 的每个声音(Voice)都可以分配到不同的 MIDI 通道! 这在当时绝对是开创性的功能,让它不管是现场演出还是录音室制作都非常有用。而且,它还内置了一个 六轨音序器,在 80 年代中期也是相当革命性的功能了。
总的来说,Six-Trak 是个优缺点都极其分明的家伙。 它开创了多音色和 MIDI 应用的先河,声音底子也不错。但糟糕的编辑方式、偏短的打击乐音头(Short Attack)、不太给力的调制可能性,再加上没有任何内置效果器(复音模式下声音可能有点单薄,加个合唱会好很多啊喂!),让它最终还是显得有点局限。不过,作为一台独特的入门级合成器,它身上那些来自更高级型号的下放功能,还是让它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记。
Max (1984):步子迈太大扯着蛋的塑料机子
同年(1984年),Sequential 还推出了另一款更让人一言难尽的型号——Max。这家伙,可以说是 Sequential 历史上最独特、最奇葩的合成器之一了。优点是有,但从现在的眼光看,缺点简直能把优点淹死。
它也是多音色的,有六个复音、六个振荡器、六个 VCF(压控滤波器)。听起来还不错?
但是!
1.做工质量堪忧! 浑身上下都是塑料件,给人一种廉价玩具的感觉。
2.编辑音色?对不起,请连接电脑! 这台合成器本身几乎没有任何编辑音色的能力!想调音色,你必须把它连到外部的软件编辑器或者电脑上。而且,能用的软件还是跑在老古董 Commodore 64 电脑上的 Model 920 软件,或者是 MOTU 的 Unisyn 软件编辑器。这都什么年代的玩意儿了?!
3.没有实时控制! 面板上光秃秃,连弯音轮和调制轮都没有! 这意味着它基本上就是个设置好了就别动(Set-it-and-forget-it)的音源盒子。现场演出想即兴玩点花样?门儿都没有!
预设音色也偏向于基础,涵盖了一些管弦乐的音色。好在底子还是模拟的,所以仔细挖挖,也能找到一些还不错的音色。VCF、VCA、VCO 都有独立的包络发生器,LFO 也可以控制这三者中的任意一个。继承了 Sequential 的优良传统,它也内置了两个独立的六轨音序器,可以实时录音,能记录最多 500个音符和两首歌。
虽然现在复古合成器很火,但说实话,Max 这玩意儿,真的过时了。 离了那些骨灰级的外部软件,你就只能用它自带的 80个预设和可能不知道哪个前任主人存进去的 20个用户音色。当然,如果你真的搞到了 Model 920 软件,它的音序器容量能从 500 音符暴涨到 3400 音符,但这折腾劲儿……
Max 就是 1984 年那个合成器设计大跃进时代的缩影。 厂商们尝试了各种大胆的设计,但回过头看,很多想法并没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。很可惜,相比之下,Six-Trak 和后面要说的 Multi-Trak 作为独立使用的乐器要好得多。但 Max 也并非一无是处,至少它足够怪异(Esoteric),对于喜欢收藏奇葩玩意的玩家来说,可能别有一番吸引力吧。
Multi-Trak (1985):Six-Trak 的完全体,功能强大但操作依旧
吸取了 Six-Trak 的经验(和教训?),Sequential 在 1985年 推出了 Multi-Trak。这家伙可以说是 Sequential 当时功能最全面的合成器之一了。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,他们基本上把 Six-Trak 作为蓝本,然后把几乎所有功能都给大大增强了一遍!
六个复音保留了,但是滤波、包络、调制和音序器都得到了改进。然而,那个被无数人吐槽的编程方式,居然也被继承下来了! 依然是用矩阵键盘上的按钮来选择参数,然后用一个旋钮来调节。面板上仅有的几个专用旋钮,是用来调主音量、音序器速度、合唱效果深度和主调音的。唉,Sequential 你就不能多加几个旋钮吗?!
好在其他方面确实给力:
·99个音色存储位置。
·琶音器带保持(Hold)和移调(Transpose)功能。
·真正的魔法在于它的音序器! 这在 1985 年绝对是合成器里最先进的音序器之一了。能存储 4条复音音序,总容量 1600个音符,支持叠录(Overdubbing)和量化(Quantizing),还有独立的音轨音量和速度控制。音序可以链接(Chain)在一起播放,可以在播放音序的同时实时切换音色,也可以实时录制音序。
·除此之外,它还有 MIDI 输入/输出、每个声音的独立输出接口(这个太棒了!)、立体声主输出、内置合唱效果,以及一个 5个八度带力度感应的键盘,支持键盘分割(Split)和叠加(Layer)模式!
看看这配置,Multi-Trak 简直就是当时的超级工作站雏形啊! 当然,价格也不便宜,最初零售价高达 1500美元。不过现在在二手市场上,运气好的话可能能以更低的价格淘到。
Split-8 (1985):Juno 杀手?差口气但颜值能打
同样是在 1985年,Sequential 还推出了 Split-8。这是一款可编程的模拟合成器,拥有完整的 MIDI 功能。它的 8个复音,用的是当时很流行的 Curtis 3394 芯片合成器(Synthesizer-on-a-chip) 集成电路。
最大的拖累,依然是那个万恶的单旋钮参数编辑方式! Sequential 似乎对这种设计有着谜之执念。这使得它在现场表演时非常不方便,但在录音室里慢慢调可能还行。
键盘是 61键 的,支持分割和叠加,有 64个内部音色存储位。振荡器可以产生三角波、方波和锯齿波。声音的分配方式也挺灵活:可以选择 8个声音,每个声音用一个振荡器;或者 4个声音,每个声音用两个振荡器(这样音色更厚);还有一个 Unison 模式,把 8 个声音叠在一起,变成一个超厚的单音 Lead 或 Bass。
跟当时大名鼎鼎的 Roland Juno-106 类似,Split-8 也内置了一个效果非常好的合唱(Lush Chorus),能给声音增加漂亮的闪烁感。不过,跟 Juno 比起来,Split-8 的整体声音可能偏薄一点,但这也算是 Sequential 一贯的声音风格了。
从外观上看,Split-8 绝对是 Sequential 产品线里颜值比较高的型号之一。 木质侧板带来了不错的复古质感,面板布局干净整洁,控制按钮和数据轮都放在键盘上方,看起来很舒服。在那个合成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年代,颜值也是很重要的嘛!
Studio 440 (1986):被忽视的 12-bit 鼓机/音序器怪才
最后要说的这个 Studio 440,是这些非主流型号里最现代的一个了,诞生于 1986年。它更像是当时流行的那些音序采样工作站,比如 Akai MPC 或者 E-mu SP 系列的前辈。而且,它可能是 Sequential 所有型号里最不寻常的一个。
它是一个鼓机和音序器的结合体! 在 1986 年,它就能做出相当复杂的节奏了。
Studio 440 的优点是简单、易用,但出人意料地被很多人忽视了。跟当时其他一些采样器一样,它只有 12-bit 的采样精度,所以声音听起来有点 Lo-fi(低保真)。但在现在看来,这种 Lo-fi 感反而成了很多人追求的味道,而且用好了也能玩出很多花样。它有 MIDI 输出,虽然自带内存不大,但可以通过 SCSI 接口连接外部存储设备。
因为用户友好的设计和适合当时潮流的采样音色,Studio 440 在电子音乐和 Hip-Hop 制作人中很受欢迎。直到今天,它在二手市场上依然价值不菲,那股子纯正的复古味儿是无可替代的。
辉煌落幕与涅槃重生:Sequential 的传奇还在继续
聊了这么多非主流型号,Sequential 的故事还没完。他们在 1987年 发布了最后一款产品——Prophet 3000(一款采样器)。可惜只生产了几十台,公司就关门大吉了。创始人 Dave Smith 说,其中一个原因是整个行业都在转向数字音频,而 Sequential 这家以模拟技术见长的公司,可能没能及时跟上步伐。
后来,公司被雅马哈(Yamaha)收购,但在 1989 年彻底停止运营之前,并没有再以 Sequential Circuits 的名义发布任何新产品。包括 Dave Smith 在内的很多核心团队成员,都跳槽去了竞争对手 Korg。
但传奇人物就是传奇人物。Dave Smith 最终还是回归了硬件合成器设计领域,创立了自己的公司:Dave Smith Instruments (DSI)。在 21 世纪初模拟合成器开始复兴的浪潮中,DSI 扛起了大旗,推出了像 Evolver、Mopho、Prophet 08、Pro-2、Prophet-12、Tempest 等等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乐器。
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 2015 年。 雅马哈把 Sequential 商标归还给了 Dave Smith! 于是,DSI 的产品重新贴上了 Sequential 的牌子。之后几年,Sequential 不仅推出了全新的 Prophet 型号,还复刻更新了一些经典的型号。
2021年,Sequential 再次被收购,这次的买家是英国音频技术公司 Focusrite。 令人惋惜的是,合成器巨匠 Dave Smith 于 2022 年与世长辞。 但 Sequential 这块牌子并没有倒下,它依然在 Focusrite 旗下继续运营,生产着那些富有前瞻性、声音出色的乐器。
虽然 Sequential Circuits 最初的辉煌定格在了 80 年代,但这个重生的品牌,如今正再次昂首阔步,续写着传奇,并重新定义着现代乐器的标准。
怪咖、先锋与遗珠,这才是完整的 Sequential
Sequential Circuits 很早就确立了自己在音乐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。Prophet 系列绝对是他们最耀眼的明星产品之一。 但我们今天聊的这些非主流型号,虽然影响力可能没那么大,却同样展现了这家公司在那个合成器和音序器技术大混战的时代,敢于实验、勇于突破边界的精神。
得益于创始人 Dave Smith 本身就是 MIDI 标准的关键开发者之一,Sequential 的设备在 MIDI 集成方面往往比竞争对手更复杂、更超前。
他们的大多数产品,要么有点古怪,要么有点深奥难懂,要么干脆就是彻头彻尾的怪胎。
但这,或许就是重点所在。
正是这些不走寻常路的尝试,这些或成功或失败的探索,才构成了 Sequential Circuits 完整而迷人的历史。所以,下次再聊起 Sequential,别只知道 Prophet 了,这些被遗忘的的故事,同样精彩!
文章出处 https://www.cnkeyboard.com/bbs/forum.php
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.com
-
昨天
匿名
这种拯救类比合成器文章~就不用看太多了 现在90市面上流行电子音乐都是使用~ Sylenth1~Serum~Spire~DUNE 3等的产物 不用被类比合成器的文章给洗脑了